第80章(1 / 2)
木匣中共四册经卷, 皆为梵文所书,字迹纷杂繁复,若非太后曾经专门研习过梵文,指不定会觉得此物太过晦涩难懂,不易诵读, 但如今倒是恰好合了太后的意,这会儿爱不释手的翻阅着,嘴唇一张一合,显然在默念上面的内容。
见状,樊留光不由松了口气,方才永和帝奉上的九件寿礼,每件都华贵非常, 是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, 她生怕自己准备的梵文经卷被压下去,心里七上八下的,忐忑不安。
好在太后对佛经的偏爱一如既往, 倒也没让花费的大笔银子付诸流水,否则她得亏的心肝疼。
这会儿花厅内还坐着许多宾客, 即使太后对佛经内容很感兴趣,也不好当着众人的面一直摆弄。
太后将佛经放回紫檀木匣中,冲着樊留光道:此物甚合哀家心意。
听到这话,樊留光抿唇一笑,瞧着颇有几分小女儿情态,倒是冲淡了她衣着打扮的违和。
坐在女眷对视一眼,觉得先前京中的传言委实荒谬,说什么太后厌弃了樊家姑娘,狠心将其送至地处偏远的皇庄内,差使嬷嬷日日折磨于她,如今看来,不过是讹传罢了。
若太后真不顾相府的颜面,行事恶毒刻薄,樊留光岂会特别准备如此贵重的寿礼,博太后欢心?
只是不知樊姑娘究竟去了何处,整个人瘦了一大圈,才平白惹人猜忌。
母后有所不知,抄录经卷的身毒国大师,乃是当地最精通佛法的得道高僧,为了彰显他的虔诚,每日住在暗不见光阴冷潮湿的山洞中,口渴就饮露水,饥饿便食草茎,全然不被世间繁华所扰。樊后笑意盈盈的点明樊留光付出的辛苦,让太后不由动容。
此等耐性卓群的苦行僧,怎会答应给哀家抄录佛经?太后忍不住问。
樊后看了樊留光一眼,后者会意,温声解释:此事说起来也是菩萨眷顾,臣女找到的那位行商在当地颇有名望,乐善好施,曾经救过这位大师的性命,佛家讲究因果,那位高僧想要报答行商,便亲自抄录了几卷佛经,其价值不可用金银俗物衡量。
太后没料想几册经卷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,她低声喟叹,轻轻拍抚樊留光的手,连道辛苦。
樊后则指了下自己身畔的空位,示意樊留光坐在此处,爱重之意显而易见。
被大业最尊贵的两个女人不断夸赞,饶是樊留光见惯了大场面,此刻也不禁升起几分飘飘然,她余光瞥向正襟危坐的桑宁,红唇勾起一丝讥诮的笑,就算桑宁曾是三皇子的枕边人又如何?她过往经历的一切早已低贱到了尘埃里,就算如今认祖归宗,成了长夏侯府的姑娘,依旧不能改变她的出身。
这等空有美貌而无见识的草包,只配匍匐在她脚下,看着她一路扶摇、青云直上!
察觉到灼热异常的视线,桑宁侧了侧头,迎面撞上樊留光充满恶意的眼神,她眉心微蹙,觉得无比厌烦。
樊留光想做什么,想嫁给哪位皇子,都是她的事,与旁人无甚关系,何苦将心思都耗在自己身上?难道自己还能阻拦谢三,不让他迎娶相府千金吗?
桑宁暗暗摇头,权当樊留光发了癔症,不再理会。
可桑宁不愿与人争执,樊留光却不肯放过她,这会儿眨了眨眼,状似无意地道:太后娘娘,方才臣女与桑二姑娘交谈,听闻她特地为您准备了一幅绣图,谁人不知桑二姑娘乃是月夕节上容貌倾城的杏花花神,骨秀神清,她一针一线绣成的作品,绝不会差。
樊留光话音刚落,旁边的琼枝郡主也跟着添油加醋,长夏侯是当年的状元郎,桑二姑娘是他的骨血,必定承袭了侯爷的才华,何不让我们开开眼?
谢三握住杯盏的手微微一顿,抬眸望向对面的少女,发现她神色沉静,不见半点慌乱,仿佛没察觉到樊留光和琼枝郡主温和言辞中蕴着的恶意。
谢三黑眸微眯,想看看少女打算如何应对,是像往日那般节节退让,还是真成长了,成长到不需要他庇护的程度。
薛氏急得团团转,她怎么也没想到樊留光会在太后寿辰上发难,相府与长夏侯府要不了多久便会结为亲家,如此落侯府的颜面,莫不是也透露出樊家的意图
他们不愿让樊留行和怡儿成婚,否则怎会过分到这种程度?
似是看出了母亲的想法,桑怡安抚的拍抚着薛氏的手,正要起身,却被桑宁攥住衣袖。
只听少女声音朗朗,不卑不亢的道:既然郡主和樊留光对臣女的寿礼十分好奇,那臣女便腆颜献丑了。
说着,桑宁自莼伊手中接过长条形的锦盒,双手捧着,一步步从坐席走到花厅正中央,随即打开锦盒,缓缓将那幅亲手所绣的佛经呈现在众人眼前。
樊留光原以为凭桑宁的眼界,能绣些松柏梅兰等物已是不错,谁曾想她居然择了一段佛经?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