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骗了康熙 第897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立功晋升为中尉之后,就获得了一间小办公室,跟着玉柱学习处理政务。
  经过一整套的培养下来,玉柱的儿子们,竟无一人看着像败家子。
  老皇帝的晚年,被九龙夺嫡闹得无法安寝。
  玉柱的儿子们,不仅无一封王开府,并且按部就班的学习政务和军务。
  到目前为止,皇子们都没有办法私下里培植自己的势力。
  玉柱不可能让儿子们,有大把的空闲时间,待在家里结党营私。
  这人呐,只要一闲下来,必然会出妖蛾子。
  当然了,最主要的原因是,玉柱未立太子,皇子们没有明确的斗争标靶,即使装也要装得很孝顺的样子。
  第1038章 大结局
  工业品和手工业品的税收,在帝国的财政收入之中,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,到占比10%,花了大约十五年的时间。
  但是,占比从10%飞涨到50%,只花了五年时间。其中,纺织业、炼钢业和水泥业,可谓是功不可没。
  尤其是纺织业,随着64梭的先进纺纱机超过了百万台之后,纺织业正式成为华夏帝国的支柱型产业。
  物美价廉的机织棉布,不仅畅销国内,而且,在东南亚、南亚也是供不应求。
  至于水泥业的发展,主要是修官道和修谷物晒场的需求异常之旺盛。
  要想富,先修路,乃是不争的事实。
  在玉柱的规划下,全国范围内,共征用了2000万人次的徭役,修通了五纵五横的十条大动脉型的主要官道。
  官道的修通,让货物的海陆联运由梦想,变成了现实。
  农家门前的谷物晒场,并不在玉柱的规划之中。
  但是,大地主都这么干了之后,让苦于粮食和泥土分不清楚的自耕农,也跟着学习了这种好方法。
  以往,没有水泥晒场的时候,农民只能在黄土场地里晒粮食和谷物。
  粮食和谷物虽然晒干了,但是,沾了很多洗不干净的黄土,白米成了黄米。
  用水泥铺平的晒场,虽然成本高了一些,但是,没有马车的碾压,用二十年来摊平成本,其实也没贵到那里去。
  炼钢业的发展,军工倒在其次,最主要的是,菜刀、各种铁制农具,甚至是打谷机,逐渐普及后,销量变得异常惊人。
  实践证明,只发展军工的工业化,属于是瘸腿的工业化,肯定无法长久。
  正经的工业化,就是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,齐头并进。
  从民用品上赚的钱,培育的技术,可以反哺军事工业的投资和技术的不足。
  工业的飞速发展,让小农社会面临急剧的解体变化。
  见时机已经成熟了,玉柱果断的免除了西域、甘肃、云南、贵州和陕西的田赋。
  当然了,在西部逐渐并县的过程中,各地的警察局也逐渐做到了一村一辅警的程度。
  有辅警驻村,村里的动静,就可以随时掌握了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