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月 第177节(2 / 3)
外头初雪新降,乃瑞雪之态,兆来年丰厚。
苏彦道,“就瑞儿吧,简单吉利。”
江见月颔首,只轻轻点着孩子胸膛问,“阿翁起的名字,瑞儿喜欢吗?”
孩子虚阖着眼睛,小嘴扁了扁,忽就哭出声来。
夫妻两愣了下,乳母过来道是小公子醒了两个时辰,是喂奶睡觉的时辰了,遂抱去哺乳安抚。
江见月回头看苏彦,“我怎么觉得,儿子不满意你取的名字?”
苏彦给她递披帛的手忽顿,“怎么可能!”
时光如水流,细细潺潺。只是到底身在帝王家,处于权力的中心,这辈子虽比前世顺遂些,但也非一帆风顺。
宣平十年的时候,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受安定、中山二王挑拨,也曾对苏彦不利过。
那年苏彦出征东齐回朝,却被下令要求在长安城郊三十里驻军扎营,第二日卸剑弃甲,步行入朱雀门。黄门传旨当日,江见月被天子传召入宫赴宴,彼时安定、中山二王皆在。
如此,便是再明显不过的意思,这是一手控制了江见月,一手引苏彦入城,要么他交兵权换回妻子,要么长公主大义灭亲保全自己,左右就是要苏彦的命。
严妆华服的长公主,施施然赴宴,一如往昔无数次出入昭阳殿一般。却是在酒后三巡,再次给两位皇叔倒酒时,冷眼看着二人酒盏从手中落,酒水四溅里七巧流血。
少年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吓得脸色煞白,一个踉跄跌在地上,四肢发软看着皇姐持酒盏步步逼近。
他当从未见过,亦从未想过,他娇蕊牡丹般的手足,竟是如此杀人如宰鸡,半点不眨眼。抚他冕服十二章纹,眼中嫌弃又倨傲。
更是半点想不通,她是如何看出二王之心,竟能先发制人的。
唯见她俯下身来,喂酒就要入口中,遂拼命挣扎。却被她一手箍住下颌,拽起推去御座,听她话语落下来,“这张椅子,皇姐既让你坐了,你便安安心心地坐着,皇姐保你万世流芳。若是再起歹念——”
她让过身子,让他足矣看清地上二王的尸体,“此二人之今日,便是你之来日。”酒盏在他唇口晃过,最后被妇人洒向地面。
她松开少年,理衣抚簪,“你姐夫还在城外,你是接风请他赴宴,还是要他卸甲请罪,想清楚!”
江见月出入宫阙,如入无人之地。
后来很多年,四海皆知,大魏的镇国公主,名为公主,实为陛下。
当然,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。
眼下,长公主夫妇姑且家事都不顺,也不够意气风发。
实乃新生小儿,让他们费尽了心血。
瑞儿什么都好,身子也康健,甚至还同江见月一般长着一个迷人的泪痣。就是仿若听力不太好。每每唤他,都不作声,七八月大,都能咿咿呀呀开口说话了,但是就不回应人。
尤其是苏彦,每回一喊他“瑞儿”,他便蹙起眉头,连着眼神都挪开,不欲看他。苏丞相麒麟之才,两世两朝为相,就没被人这般嫌弃过。
如此又是一年冬雪至,孩子周岁抓阄。面对铺陈了一榻的物品,他毫不犹豫拣了一支兔毫笔。
众人皆笑谈,不愧为诗书大家的子嗣,小小年纪便抱起了笔杆子。
江见月引他来案前,一边轻拍他,一边抬眸与苏彦道,“以后你教他吧,就不知他肯不肯让你教,也不知为何打小就恼你……”
江见月絮絮叨叨说着,苏彦却没有回应他,只侧坐在案,看着年仅一岁的孩子有模有样地握笔蘸了水渍,在桌案书写。
年幼无力,但是握笔姿势正确,落笔字迹也无误,是完全正确的字眼。 ↑返回顶部↑
苏彦道,“就瑞儿吧,简单吉利。”
江见月颔首,只轻轻点着孩子胸膛问,“阿翁起的名字,瑞儿喜欢吗?”
孩子虚阖着眼睛,小嘴扁了扁,忽就哭出声来。
夫妻两愣了下,乳母过来道是小公子醒了两个时辰,是喂奶睡觉的时辰了,遂抱去哺乳安抚。
江见月回头看苏彦,“我怎么觉得,儿子不满意你取的名字?”
苏彦给她递披帛的手忽顿,“怎么可能!”
时光如水流,细细潺潺。只是到底身在帝王家,处于权力的中心,这辈子虽比前世顺遂些,但也非一帆风顺。
宣平十年的时候,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受安定、中山二王挑拨,也曾对苏彦不利过。
那年苏彦出征东齐回朝,却被下令要求在长安城郊三十里驻军扎营,第二日卸剑弃甲,步行入朱雀门。黄门传旨当日,江见月被天子传召入宫赴宴,彼时安定、中山二王皆在。
如此,便是再明显不过的意思,这是一手控制了江见月,一手引苏彦入城,要么他交兵权换回妻子,要么长公主大义灭亲保全自己,左右就是要苏彦的命。
严妆华服的长公主,施施然赴宴,一如往昔无数次出入昭阳殿一般。却是在酒后三巡,再次给两位皇叔倒酒时,冷眼看着二人酒盏从手中落,酒水四溅里七巧流血。
少年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吓得脸色煞白,一个踉跄跌在地上,四肢发软看着皇姐持酒盏步步逼近。
他当从未见过,亦从未想过,他娇蕊牡丹般的手足,竟是如此杀人如宰鸡,半点不眨眼。抚他冕服十二章纹,眼中嫌弃又倨傲。
更是半点想不通,她是如何看出二王之心,竟能先发制人的。
唯见她俯下身来,喂酒就要入口中,遂拼命挣扎。却被她一手箍住下颌,拽起推去御座,听她话语落下来,“这张椅子,皇姐既让你坐了,你便安安心心地坐着,皇姐保你万世流芳。若是再起歹念——”
她让过身子,让他足矣看清地上二王的尸体,“此二人之今日,便是你之来日。”酒盏在他唇口晃过,最后被妇人洒向地面。
她松开少年,理衣抚簪,“你姐夫还在城外,你是接风请他赴宴,还是要他卸甲请罪,想清楚!”
江见月出入宫阙,如入无人之地。
后来很多年,四海皆知,大魏的镇国公主,名为公主,实为陛下。
当然,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。
眼下,长公主夫妇姑且家事都不顺,也不够意气风发。
实乃新生小儿,让他们费尽了心血。
瑞儿什么都好,身子也康健,甚至还同江见月一般长着一个迷人的泪痣。就是仿若听力不太好。每每唤他,都不作声,七八月大,都能咿咿呀呀开口说话了,但是就不回应人。
尤其是苏彦,每回一喊他“瑞儿”,他便蹙起眉头,连着眼神都挪开,不欲看他。苏丞相麒麟之才,两世两朝为相,就没被人这般嫌弃过。
如此又是一年冬雪至,孩子周岁抓阄。面对铺陈了一榻的物品,他毫不犹豫拣了一支兔毫笔。
众人皆笑谈,不愧为诗书大家的子嗣,小小年纪便抱起了笔杆子。
江见月引他来案前,一边轻拍他,一边抬眸与苏彦道,“以后你教他吧,就不知他肯不肯让你教,也不知为何打小就恼你……”
江见月絮絮叨叨说着,苏彦却没有回应他,只侧坐在案,看着年仅一岁的孩子有模有样地握笔蘸了水渍,在桌案书写。
年幼无力,但是握笔姿势正确,落笔字迹也无误,是完全正确的字眼。 ↑返回顶部↑
